我完全同意,買任何東西之前做好功課絕對重要。不過,對於剛開始接觸日本廚刀的人來說,網路上的資訊可能有點太多了。
過度研究
我記得剛開始玩刀的時候,和大家一樣,瘋狂地買各種各樣的刀,不管好壞,適合不適合自己。從90毫米的削皮刀到300毫米的柳葉刀,不一而足。我會瀏覽(早已消失的)刀具論壇,以及所有能找到的評測;仔細對比測試報告,做功課,琢磨出哪把刀、哪款鋼材、哪款研磨方式、哪家製造商、哪款刀型、哪款長度(等等),是我可能(永遠)不需要的。
雖然我完全同意這些帖子和評論非常有用且信息量豐富,但我也完全理解它如何讓剛剛進入日本廚刀世界的人感到困惑,因為 J 刀中有太多術語,定義好刀的方面太多,鋼材類型太多,刀具輪廓太多。
我收到過一些顧客的郵件,他們雖然用的是維氏刀,卻想討論藍鋼和超級青紙的區別,以及“包覆層對性能的影響”,我什至不確定自己是否理解了他們的問題。我不得不委婉地回覆說,鑑於他之前對J型刀毫無經驗,目前來看,他可能感覺不到差別。這真是一個典型的過度網路搜尋的例子。
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
評論和評價有時僅限於評論者之前使用過的刀具以及他/她正在使用的刀具。人們只能接觸到一定數量的刀具,因此評論僅對評論者體驗過的樣品有效。有時,評論只是基於一次快速的體驗,切割次數非常有限,而且可用的食材也有限。有時評論者喜歡切蔬菜,但如果你是一個肉食愛好者,那麼評論的意義就有限了,因為例如,當你主要處理生蛋白質時,食物的穿透力對切割土豆等岩性蔬菜至關重要,但對切割生蛋白質來說就不那麼重要了。評論者可能更喜歡一把高大的、刀口平坦且刀尖尖的Gytuo,因為它可以進行大量的切片和切塊,但對於從德式刀轉向以搖擺為主的人來說,這可能完全無關緊要。我想說的是,對於剛開始真正確定什麼對他或她來說真正重要的人來說,在這個階段是很難的。
底線
我的經驗是,對於剛入門的人來說,許多定義一把好刀的重要因素有時毫無意義,因為他們甚至不知道這些術語的含義,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。最好還是買一把價格合適的不銹鋼刀,然後開始切。在我看來,不銹鋼材質對初學者來說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,因為他們還沒有準備好擁抱碳刀的精彩世界。與其擔心刀子生鏽,不如先學習如何正確地用日式廚刀切,學習如何徒手磨刀。就此而言,我一直推薦田中銀山或黑崎R2 :)